結合目前流行病學調查、
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測結果,
經專家組研判,
已排除新冠肺炎病例,
多數患者自述發熱與近期使用中央空調有關,
初步確定為共同暴露因素導致的集體性發熱,
病原體初步判斷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據央視網,5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西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通報了西城區出現33人集中發熱有關情況。
▼▼▼
西城衛生健康工委書記、衛生健康委主任陳新表示,5月17日下午4點許,西城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報告,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5號出現多起發熱病例,經連夜排查,截至今日凌晨1時,西城區5家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共接診該單位相關患者33例。西城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迅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醫療救治工作,同時,對該辦公場所進行環境采樣檢測。目前,33例患者經臨床診斷以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為主,截至今日15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呈陰性,呼吸道多病原檢測中,多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呈陽性。目前,患者均遵醫囑居家觀察治療,無住院病例,無重癥病例。
結合目前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經專家組研判,已排除新冠肺炎病例,多數患者自述發熱與近期使用中央空調有關,初步確定為共同暴露因素導致的集體性發熱,病原體初步判斷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目前,疾控機構已深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指導該辦公場所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加強員工的健康監測與缺勤追蹤,并做好辦公場所的中央空調與外環境的清潔消毒工作。
下一步,西城區將繼續做好后續病例追蹤調查和患者診療工作。
據財新報道,工行確實有多人出現了發燒癥狀。
圖片來源:百度街景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不少寫字樓都打開了中央空調,在當前情況下,該如何正確使用中央空調?
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曾曉芃就科學健康使用空調做出幾點建議和提示:
1、在使用空調前應該進行清洗,中央空調應該進行定期的檢測,使用專業的消毒劑,防止空調內積攢的一些病菌和螨蟲造成呼吸道的感染。 2、夏季從室外進入室內,建議不要立即開空調,避免血管快速的收縮,引發心腦血管的意外。 3、開空調時暫時不要關閉門窗,讓空氣流動一段時間以后,再關閉門窗。使用中央空調的時候應該提高新風率,并保持一定的空氣流通和自然的東風。 4、建議空調應該調到26℃左右,這樣保證室內外的溫差不會太大。既能節能同時又可以避免感冒。 5、空調的使用的時間不要太長,一般建議開三個小時就關閉一段時間,并敞開門窗來通風。 6、長期在空調房間里面的工作和生活人員應該注意增加戶外活動。
以上專家建議確實能減少呼吸道感染的幾率,但是成本太大,且很難實現,既對空調不好,也浪費電。除此之外,不能科學的開關窗,不但影響辦公室內的制冷效果和舒適度,開關不恰當還會造成二次污染。但是只開空調不開窗的話,由于沒有新風的補充,在空調開一段時間后,人不斷的消耗氧氣,新風量嚴重不足,會造成CO2濃度過高,人會感覺悶,整個人很疲軟,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空調病。
疫情當下,擁有健康安全的工作學習環境就這么難嗎?不然!!!以上這些問題W-SPACE空氣質量智能管家都能解決。深圳伊視貝研發的W-SPACE空氣質量智能管家已全新上市使用,其最大的作用就是預防流行傳染病交叉感染風險,用于對寫字樓、學校等公共場所室內空氣的檢測和智能管控,疫情期間及疫情過后保證室內安全、舒適、健康。
能夠滿足?全屋?的空氣凈化需求,排出全部污染空氣,引入室外新鮮空氣,
通過空氣質量傳感器24小時實時檢測空氣質量,利用人工智能算法,24小時自動操控和聯動室內健康設備(如開窗器、風扇等),無需人工操作就能擁有最健康的辦公、學習環境,實現了設備自學習、自適應的全智能健康運行。確保室內空氣的?富氧?和?潔凈,真正解決室內空氣問題。
全球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
我們要時刻警惕,防止病毒入侵。
W-SPACE空氣質量智能管家,
讓空氣清新前所未見,讓病菌無處遁形,
用智能科技,守護健康中國。
?
關注「W-SPACE空氣質量智能管家」
即刻開啟健康智能辦公學習生活。
▼
展會回顧|伊視貝參加2019安全展,精彩不容錯過
新起點,新征程,恭賀深圳伊視貝科技喬遷之喜!
活動預告|2019中國安全產業大會,我們來了!
你這輩子,有沒有為別人蓋過樓?
伊視貝受邀參加騰訊云物聯網技術與實踐沙龍